艾利艾智库近期推出《我国建设海运强国面临的问题及建议》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国海运业的能力、现状、特点及与国外同行业的对比。报告约1万字。

报告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和海洋强国。海运业连通贸易、跨越海洋,是确保国际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产业,是建设贸易强国和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世界十大港口,我国占据八席。2022年我国船东实际拥有船舶运力占世界船队总份额的12.7%(仅次于希腊,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在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上优势明显,是世界最大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东国。以规模指标看,我国已建成海运大国。然而,相比外贸规模,我国海运运力远远不满足、不适应远洋货运需求,海运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国货国运”比例已降至19%,石油、粮食等重要战略物资80%以上依靠外轮运输,海运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十分薄弱。在我国船东所拥有的船舶运力中,59%挂的是外籍旗,特别是22%挂的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巴拿马等国船旗,船舶安全性和控制权均受影响。造成我国海运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复杂,包括海运业法律法规滞后,“国货国运”缺少政策支持,海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性差,船籍登记制度税费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保险业服务能力不足等。针对我国海运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