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已被不少知名国际机构列入2024年的风险预测之中。全球变暖与“厄尔尼诺”现象叠加,使原本代指发生频率甚小的“极端天气”,以频次更多、强度更高、范围更广的特性,朝向“常态化”演变,愈发明显的冲击、愈发突出的危害,引发世界各国愈发强烈的关注。艾利艾智库近日推出重要信息快报,对全球极端天气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并总结极端天气应对国际新动向。报告合计约1.9万字。

 

4月上旬,欧盟气候变化监测机构指出,世界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3月,连续10个月的气温新纪录,“创下异常纪录的长期趋势,让我们非常担心”。4月中旬,世界知名科学杂志《自然》刊发专文做出新预判:到2049年,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可能比想象的要高得多——每年高达38万亿美元(注:该损失数相当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23年全球GDP总值104.79万亿美元的36.3%),气候变化还将导致未来25年内全球人均收入减少19%。为更清醒认识、更充分把握极端天气风险,报告特别梳理了国际组织和机构与主要国家相关极端天气的最新统计、分析、预测、应对措施等内容:

一、2023年至今全球极端天气特征:

1.“‘全球沸腾’时代已到来”;

2.“创下异常纪录长期趋势”;

3.“欧洲是变暖最快的大陆”;

4.“亚洲气候呈五大趋势”;

5.“高温为极端天气之最”。

二、极端天气灾害损失评估:

1.国际灾害数据库:2023年共399起极端天气重大灾害事件;

2.保险业巨头估算:2023年损失2500亿—3800亿美元;

3.世界专业组织:更长时间跨度损失统计——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9月指出,1970至2021年的52年间,全球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3万亿美元,年均损失827亿美元;

4.最新研究成果: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可能每年高达38万亿美元。

三、2024年及未来极端天气预测:

1.2024年全球高温或继续加剧;

2.2023—2027年全球升温首次突破气候阈值概率居高;

3.极端天气随全球气温升高程度不断扩大;

4.知名国际机构预测:极端天气在未来全球发展主要风险中位序见升。

四、极端天气成因与影响的新诠释、新说法:

1.极端天气成因新诠释:

a.NASA分析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不同极端天气;

b.厄尔尼诺与全球气温“未知领域”。

2.极端天气影响新说法:

a.粮农组织新报告: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单产异常和农业减产更为频繁地发生;

b.联合国新报告:5个主要生态系统已面临越过临界点风险;

c.荷兰高校新研究:极端天气破坏水质;

d.德国专家新研究:“气候通胀时代”到来。

五、国际应对极端天气新动向:

1.世界气象组织:再次强调预警重要性;

2.美国、英国:增加“气候复原力”资金投入;

3.新西兰:连续就恶劣天气立法;

4.新工具:强化使用归因研究与人工智能;

5.气候损害补偿基金:承诺额仍远逊预期;

6.欧洲人权法院:裁决“气候人权”或产生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