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艾智库《研究要报》近日推出《准确辨析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向与竞争新变化——基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最新推出的制造业战略文件》研究要报。报告合计约2.8万字。

报告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处于历史性演变之中。注重实体经济与制定产业政策渐成世界潮流。主要发达经济体均把抢占制造业竞争高地列为一大追求目标。报告在持续关注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发展动向中注意到:进入2023年至今,美国、欧盟、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均发布了涉及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文件,制造业发展必将形成新一轮激烈竞争。

美国——《2023年国家出口战略》阐述了帮助美国企业克服贸易壁垒并在全球销售商品与服务的政府计划和资源,提出了美政府将重点关注5个关键政策领域:供应链弹性,可持续性和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融资,推广美国技术标准,通过政府计划和合作伙伴关系增加对制造商的联络和咨询服务。其中,包含具体措施最多的是“加强供应链韧性”,首位措施为“扩大国内和区域产能”。

另一份文件《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2022年)》,明确制定了发展和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培育先进制造业劳动力、建立制造业供应链弹性三个互相关联的目标支柱,确定了未来四年的11个战略方向目标及相关技术建议方案,所提及的清洁技术、增材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等为主要看点,其中,美国五角大楼将扮演突出角色值得关注。

欧盟——“欧盟工业论坛5号工作组”发布《先进制造业是一个有韧性、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欧洲的核心》,提出12个制造业技术方向,包括电池、风机制造、生物制造、增材制造等。根据欧盟及麦肯锡的报告,欧盟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但高绩效公司发展速度不如美国,创造的回报较低,研发投资较少。在10项颠覆性技术竞争力对比上,欧洲在自动化制造、材料技术和清洁技术方面有优势,但整体得分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有关文件提出七大类政策建议:利用欧洲先进制造业能力以加快欧洲绿色转型,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融资支持,支持制造业原材料供应链多元化,破除单一市场障碍和标准化措施,促进工业数据交换,解决先进制造业人才短缺问题,建立评估欧洲先进制造业的指标体系。

法国——“绿色产业法案”正在审议之中,该法案提出通过重点扶持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加速法国的再工业化,保持法国的工业吸引力和竞争力。三项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工业场地的开发、在公共采购中扶持优质企业、为工业脱碳提供补贴。其“重头戏”是推动绿氢、电池、风能、热泵、光伏等五大绿色科技产业发展,特别是给予大幅“绿色产业税务抵免”。

英国——英国代表制造业的行业机构“Make UK”最新发布《产业战略:制造业雄心》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是英制造业有记录以来最动荡的时期,因此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明确提出未来发展制造业的四大关键:一是解决关键工业领域的技能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二是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关注数字基础设施、能源改革、配套住房;三是推动创新、研究与发展——激励企业研发投入,重点关注研发税收抵免计划;四是改善商业环境,扩充产业信息源,鼓励产业信息共享。

日本——2023年版《制造业白皮书》分析了全球制造业格局及日本所处位置:2020年全球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的产品数量,日本最多,但严重依赖汽车产业和零部件材料产品;全球132家“灯塔工厂”,日本仅2家企业、2家工厂入选,远远落后于美、中、德等,凸显在数字和绿色转型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人才和系统成本是制约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原因。白皮书还提到,在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方面,最近一年从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回归日本的企业最多——113家,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日本企业有70家;从东盟国家回归日本的企业为36家,向东盟转移57家。白皮书指出,随着确保半导体等战略性物资和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增加,各国都在加强确保经济安全的措施。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在有效利用既有优势的同时,优化供应链,增强竞争力”,“通过扩大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和推动创新,提高生产率、增加利润,创造良性循环,对实现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报告综合分析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最新推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发现具有六个共同点:一是关注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与自身所处方位及自身需要补强的弱项;二是把绿色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化当作战略重点;三是强调制造业数据搜集;四是将制造业劳动力培养提上日程;五是强化国际标准制定领导权;六是制定产业政策渐成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