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提升至88.9%,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同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共享经济、产业融合、移动支付、O2O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用“互联网+”的方式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一方面,这股新的驱动力释放了新的经济价值,也使得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获得再次提升。另一方面,新模式、新做法也可能会对既有的社会观念和行业规则形成冲击,带来规范管理的真空和盲区。
一、共享经济模式调动闲置资源,创新助跑“中国式共享”
“共享经济”概念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共享经济进入了广泛实践的繁荣期。一方面,移动化实践降低了共享门槛,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人们的价值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能共享的内容物从物品、资源,再到知识、思想,越来越多样的共享模式为人们所接受。目前,交通、房屋、办公区域、宠物、美食、服饰、劳动力,甚至技能等各领域均不断涌现出独具特色的共享经济应用。而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中,交通、医疗等领域孕育出带有鲜明“中国式创新”印记的的共享经济案例亦不鲜见。
在交通领域,私家车司机利用闲暇时间运送乘客并获得收益,司机通过约租车平台接单减少巡街,乘客通过叫车减少等待时间,这是打车软件的共享经济模式。中国互联网的特点也培养了这类互联网公司在用户需求挖掘与匹配、技术承载力方面的创新能力。由于人口密度大,用车需求密集,滴滴打车软件的大数据技术平台需要每日处理800万个订单,计算量约为20亿次,需分析10TB以上数据 。顺风车、拼车等形式利用“顺路”场景,有效利用轿车剩余空间,不仅能够有效减缓路面交通压力,而且节能环保。新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对既有的社会观念和行业规则形成冲击,但从宏观看对社会资源可以完成利用率的提升和闲置资源的再分配。在规范管理的环境下,充分调动闲置资源有利于再造经济价值。在各个领域,此类互联网+产业融合带来创新应用还有很多,共享经济模式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带去的优势能量还有待挖掘和利用。
二、背靠庞大互联网消费市场,O2O产业发展规模领先
基于广大的用户需求,中国O2O(online to offline)市场发展从速度、规模以及涉及的领域都领先于国际。目前,中国O2O覆盖零售、餐饮、旅游、汽车、物流、教育、金融、医疗、房地产等多个行业,2014年仅外卖O2O营业额就达95.1亿元,预计到2017年,外卖O2O体量将超过400亿元 。中国的外卖平台自建物流,而强大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也为O2O闭环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比而言,由于人力成本非常昂贵,加上传统产业比较发达和成熟,美国的外卖平台只作为网络信息中介,既没有自己的物流系统,前期也未架设自己的支付系统,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今年7月才正式计划推出食品快递和外卖服务,而另一个美国外卖巨头Grubhub通过收购餐厅外卖配送商来增加自身配送能力。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与生活服务紧密结合的消费领域,中国的O2O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美国。
三、特色化农村电商高速发展,有力拉动农村经济增长
2014年是中国农村电商元年。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农民享受到消费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也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渠道和更畅达的致富途径。多家互联网企业联合山东烟台、辽宁大连、广西南宁等地政府举办的农产品节,利用地缘优势拉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数据显示,通过发展电子商务,2014年有超过300个县在淘宝上的年交易额超过亿元,其中中西部县超过100个,国家级贫困县有21个 。此外,为了发展电子商务,全国有近4万个乡镇,26万个行政村覆盖了电子商务服务。2014年年第一批56个示范县中,已经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8个,配送站23个,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3208个。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用户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越来越多的农民借助网络电商发家致富,不断出现浙江临安、广东揭阳军埔村、福建安溪等一大批依靠电子商务致富的“淘宝村”。互联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四、多渠道建设移动网络支付,“微创新”“微优化”不断涌现
在支付场景搭建和消费习惯培养方面,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与政府合作推进“城市服务”,提供缴费服务;通过虚拟红包、优惠券促销活动等多样化线下场景搭建培养用户习惯,都加速了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此外,互联网企业引入声波支付、指纹支付、人脸支付等先进技术,结合中国网络环境与消费习惯进行创新优化,不断刷新着中国移动支付的历史。
2014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仅6万亿元,2015年第一季度交易规模已达2万亿元,预计2018年将超过18万亿元 ,并大举进军韩国、印度等海外市场。羊年除夕夜,微信总摇一摇次数72亿次,峰值8.1亿次每分钟,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 。一方面,虚拟货币交易对中国互联网的承载力是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庞大的用户量和较高的活跃度,也体现出用户对于移动支付安全的高度信任。
五、电商带动物流行业发展,发挥人力优势衍生创新
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物流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行业出现了多网融合、众包、云仓等多种创新形式。以电子商务融合供应链大数据为天网,聚合多家物流运输实力为地网,结合最后一公里人工配送、自动取货柜、消费场景为人网,是天、地、人多网融合的物流形式。互联网企业通过微信招募有时间的闲散运力,补充O2O业务配送的众包模式。以及自动化电商仓配中心云仓,都是互联网电商发展推动下衍生裂变带来的物流行业创新。
六、互联网创业门槛降低,为女性提供更多职业选择空间
在全球67个经济体中,传统领域的女性创业者仅占女性全部人口的3.6%,和男性创业者群体存在巨大总量差距,传统企业的女性企业家更是屈指可数。而互联网创业的低门槛、低风险以及灵活性,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数据显示,在大淘宝交易平台上,活跃店铺女性店主占50.1% ,且有向数码商品、家具等男性较多参与的行业逐步渗透的趋势。
七、新型业态发展亟需重新界定属性,转换管理思路成为迫切呼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行业跨界合作和产业融合现象愈发普遍,规范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显。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密集的碰撞与融合之下,诞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花样翻出,充分展现了中国互联网本土创新的活力和生机。像影帝,此时如果仅使用传统产业的规范套用管理,有可能出现对新生事物界定不明、属性不清的情状,“旧瓶装新酒”有时反而会制约新兴业态的创新势头。此时,如何转换管理思维,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管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且迫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