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jpeg

2015年5月29日,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举行“中国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共销毁2014年以来执法机关查没并结案的非法象牙及象牙制品662.43千克。(新华社记者 李鑫/图)

10月10日上午,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迄今为止查获的全国最大系列猎捕、出售、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该案共有25名涉案人员,遍布全国10省23个市。

首批被检察机关公诉的张某等15名被告人利用腾讯QQ、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快递、客运车辆等方式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金雕、游隼、猕猴、网纹蟒等26只(条)。当天庭审结束后,合议庭当庭判决被告人张某等15人十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缓刑,并分别判处四万元至三千元不等的罚金。

艾利艾智库10月11日发布的首份《中国野生违禁品网络交易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野生违禁品买卖作为传统的线下犯罪形式,正在逐渐呈现出向网络迁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野生违禁品通过网络渠道售出。

线上销售案件数量超过线下

上述报告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为研究时段,搭建三大案例数据库,分别是野生违禁品交易公开案例库、全网公开举报案例库、腾讯“企鹅爱地球”微信公众平台举报数据库,对总共1407项案例数据进行处理,勾画野生违禁品网络交易现状。

从公开报道的野生违禁品交易案件来看,在2015年1月至5月,有30.6%的案件涉及到线上环节。而在2016年1月至5月,这一比例提高到了46.3%,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公开报道的野生违禁品交易案件中,象牙交易中采用网络平台出售的比例达到48%。通过互联网渠道售卖陆龟、蟒类、犀牛角的案件数量甚至超过了单纯依靠线下销售的案件数量,陆龟100%通过互联网贩卖。可见互联网作为野生违禁品的交易渠道之一,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非法贸易生物品种繁杂,象牙仍为首要买卖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41例公开案件数据统计显示,网售违禁野生物种类超过52种,这期间的网民举报信息中,涉及到的野生违禁物种类更是多达上百种。其中,象牙、蟒类、陆龟、犀牛角、穿山甲排名靠前,是网售数量较多的野生物类型。

41例公开案件中,犯罪分子都使用了移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联络、收购、销售。

2015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办理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31746起,其中,利用互联网跨国贩卖野生动物案件呈上升趋势。从61起互联网交易公开案件的地域情况来看,接近五成的违法交易始于非洲、马来西亚、越南等境外国家。

互联网企业协助办案

近两年来,网络交易野生动物及制品呈现出了快速上升的势头,网络犯罪与传统的非法盗猎贸易相比隐蔽性强、侦破难度更大。

报告称,野生违禁品网络非法交易正在向组织化、集团化发展,从单独作案向团伙作案方向发展,整体打击成本、时间增加。非法贩卖广告多以图片、视频形式呈现,监测难度上升。野生动植物违禁品名以代号形式出现,信息隐蔽导致打击困难。为了躲避监测和审查,不法分子采用“暗语”、“黑话”等隐秘代名词来进行野生物网络非法交易,进一步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在2015年5月到7月,通过对古玩、花鸟等实体市场和相关网站的调查获取非法贩卖象牙等濒危物种制品的个人微信账号,对总共58个账号的朋友圈发布信息进行监测调查和收集。这58个微信账号朋友圈在13周的时间里,共被监测到10650条非法象牙交易广告。

“我们对于利用腾讯旗下平台从事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及信息发布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直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打击此类违法违规的内容和行为。”腾讯信息安全执委会主任杨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杨鹏表示,腾讯安全团队积极协同TRAFFIC进行数据的进一步调查与核实,在核实账号违法信息情况后,将相关证据移交给森林公安并进行案件相关配合。今年9月,森林公安机关在河南许昌、广东珠海分别打掉了两个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象牙非法交易的犯罪团伙,缴获了象牙及象牙制品。

林业森林公安部门打击违禁品网络交易往往受限于线索不够直接、清晰,打击精准度不高。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提供简洁、公开、通畅的举报入口,为公安部门提供一手线索。据杨鹏介绍,2015年5月,腾讯联合国家林业局、多个专业野生动物保护NGO组织正式开启“企鹅爱地球”微信公众帐号,为网民提供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信息的直接举报渠道。启动至今,共处置相关违规帐号700余个,涉及违法信息30万余条,移交国家森林公安重大账号线索约65宗。

全球围剿

打击网络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已成为国际共识。10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方大会上,所有缔约方一致通过决议,承诺消除网络野生动物犯罪。

“这个决定将凝聚更多的力量来打击网络野生动物犯罪,因为它使全球各国的执法机构、在线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完成同一个使命——拯救野生动物。”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全球野生动物网络犯罪项目主管Tania McCrea-Steele说。

两年前,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曾对全球16个国家280个网络平台的濒危野生动物交易情况开展为期六周的监测。监测者们记录了共计9482则销售信息,包含33006件濒危野生动物活体、器官及制品等,总价值超过1100万美元。

“中国一直在打击网络野生动物犯罪问题上走在世界的前列。”10月12日,IFAW亚洲区总代表葛芮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中国政府联合互联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一起共同打击非法网络野生动物贸易,从淘宝、阿里巴巴到腾讯,其打击网络犯罪的策略和成果均值得在世界展示和推广。

针对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呈现出网络化、隐蔽化、跨国界、跨平台的趋势,葛芮呼吁,加强各互联网公司相互间、互联网公司与公益组织和政府机构的信息分享,三方各履其责、通力合作。同时,针对上述报告中提出的“全球野生违禁品管理规定差异化,野生违禁品跨境网售趋势显著”,需要加强与国际刑警组织及各国执法部门的协作,形成全球打击网络野生动物犯罪网络,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以下数据均来自《中国野生违禁品网络交易趋势研究报告》

11.jpeg

(野生线上贸易网稿/图)

22.jpeg

(野生线上贸易网稿/图)


文章来源: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267

文章作者:南方周末